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夜来香论坛官网_一品楼品凤楼官网_全国龙凤茶楼论坛

# # # #
# #

兒童劇獨角戲《木又寸》詮釋真情與生命

來源:CNTC    更新時間:2021-01-01    查看次數(shù):


一顆森林里的小銀杏樹

因為美麗而被移植到了城市

一路歷經(jīng)磨難、顛沛流離

在人的世界里經(jīng)歷著樹的全新命運

……

1月23至31日,中國兒藝兒童劇獨角戲《木又寸》將登上假日經(jīng)典小劇場的舞臺,讓小朋友們跟隨“小銀杏樹”一起,在有笑有淚中詮釋愛與生命的真諦。



“木又寸”:探討生命的哲學意義


《木又寸》講的到底是個什么故事呢?“木、又、寸”這既不是個詞組,又不是一個句子,似乎也沒有一個特別指向的奇怪組合,究竟意欲何為?細心琢磨轉而會發(fā)現(xiàn),這是“樹”字拆分的三個字。

舞臺上,純真可愛的一棵小銀杏樹原本在森林里與眾樹相伴、與小動物們親密接觸快樂成長。然而因為美麗,一夜之間她被移植到了城市。一路顛簸之后,她所經(jīng)歷的是與之生長的寂靜森林全然不同的以人為核心的全新世界。置身鋼筋水泥的叢林中的她,不僅再難聽到蟬鳴鳥叫,也在親歷工業(yè)化社會以及城市化進程中自己與同伴們生存空間的不斷被擠壓,甚至目睹生離死別。

兒童劇獨角戲《木又寸》是中國兒藝成立60年來的第一部獨角戲,也是中國兒藝第一部對觀劇年齡進行劃分的兒童劇。由中國兒藝副院長、一級編劇馮俐執(zhí)筆,中國兒藝優(yōu)秀青年演員、導演毛爾南執(zhí)導,講述了一棵森林里的銀杏樹,因為美麗而被移植到了城市,一路顛簸,在人的世界里經(jīng)歷著樹的全新命運,全劇用一顆小銀杏樹的奇妙歷程帶觀眾走進一棵樹的生命體驗。馮俐說:“這部劇之所以取名為‘木、又、寸’,正暗示著這棵小樹在故事里不斷經(jīng)歷的分離:與家鄉(xiāng)分離、與伙伴分離、與朋友分離、與自己分離。在她的每一次遷徙和分離中,我們慢慢發(fā)現(xiàn),熟悉的身邊世界在一點點發(fā)生變化,這正是成長所帶來的變化?!?/span>


獨角戲 一人挑戰(zhàn)十二個角色


劇中兩位演員唐妍、劉曉明均獲得過“梅花獎”,飾演“銀杏樹”的唐妍在劇中1人分飾12個角色:她時而是一株小銀杏樹,時而是一位柳樹大姐,時而是健壯的青年,時而又變成嗷嗷待哺的嬰兒……這位“獨角”在不同角色之間轉換流暢自然,演繹得惟妙惟肖。劇中體現(xiàn)出來的深厚的劇本底蘊、創(chuàng)新的藝術手法、精湛的演員演技、寫意的舞臺呈現(xiàn)等,讓專家、學者、媒體、觀眾等贊嘆不已。


小故事見證大智慧 詮釋生命詮釋愛


“我希望所有看過這部戲的孩子可以記憶一輩子,并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不斷回想、感悟這個故事。我希望所有看過這個戲的孩子能夠因此保持一份對待世界的溫柔之心,令世界因為我們的溫柔而變得溫暖美好、更適宜人類生存?!?中國兒藝副院長、該劇編劇馮俐說。

《木又寸》是一部意蘊深厚的兒童劇,用豐富的藝術手段呈現(xiàn)了一個大自然里的動人故事,小故事見證大智慧,故事背后更蘊藏著無盡深意,獻給拒絕幼稚的孩子們。這部從銀杏樹視角闡釋生命百態(tài)的兒童劇,旨在和觀眾們共同分享成長的經(jīng)驗,探索生命的去處和出路,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間的愛與真情。


專家/媒體評論


這是一個詩意和有價值的結局,我們終于在曠日持久的冷漠中,被感染、被打動、被點撥……找尋到了很多我們有意無意間忽略的。當優(yōu)美的旋律響起來,橘色的燈光亮起來,金色的銀杏樹葉漫天飛舞,抒情的,快樂的,傷感的,溫暖的,詼諧的一幕幕場景在眼前滑過……我覺得,《木有寸》是寫給這個世界的一封溫情的書簡,每一片落葉都是作者寫給這個世界的書簡,問候我們所有現(xiàn)在的和曾經(jīng)的兒童們。畢竟,一切成人的人性都是兒童性的延伸和變化。

——《劇本》雜志編輯部副主任、副編審 武丹丹


編劇、導演、演員、舞美都記憶深刻。

舞臺上沒有一樣多余的東西。每一次的驚艷,漫天飛舞的柳絮、燦爛傾瀉的銀杏葉,不是單單為了美,每一樣都是為了打動你的心。

演員棒極了,不僅是一人分飾十二角的唐妍,還有默默坐在一角的劉曉明。不搶戲,沒有一個多余的動作,卻始終氣控全場,用音樂和銀杏樹相呼應。

這是一群值得尊重的創(chuàng)作者。

——青年編劇 張馨月


進劇場看到節(jié)目單說這是獨角戲,我就想我是能接受,但不知道孩子們是否能接受。但看完戲,看孩子們的反應,這個戲孩子們大多都接受了。這個戲好就好在,編劇很智慧,從很小的角度講了非常大的嚴肅的主題,這個主題不僅給孩子,而是每個成年人看的。沒有說教,不是口號式的。關愛樹木,實際上是關愛自己。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平


唯美的詩意,舞臺背景的生動、簡潔、寫意,都是這個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還有演員的戲,一轉身就是角色的轉換,每段戲都有感人的力量。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 宋寶珍


帶著孩子來看戲的成年人,我相信他們能接收到,也能觸動他們。這個戲的編劇、導演、演員是互相加分的,特別和諧的。

——《新劇本》雜志編劇 林蔚然


這個戲在思想的解釋、形式的把握、情感的傳達上都很有想象力、很有創(chuàng)造力,都充滿了生命的溫度。思想的建立充滿了情感和情懷。看起來很溫馨很溫暖。坐在觀眾席不斷受到這種溫度的感染。

——一級導演 查明哲


《木又寸》是一部意蘊深厚的兒童劇,從銀杏樹視角闡釋生命百態(tài),和觀眾們共同分享成長的經(jīng)驗,探索生命的去處和出路,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間的愛與真情。

——新華社


該劇是中國兒藝首部獨角戲作品,演員唐妍在劇中一人飾演12個角色,時而是小小銀杏樹,時而是柳樹大姐姐,時而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演出將舞臺拓展到觀眾席,唐妍在表演中不斷與小觀眾互動,現(xiàn)場氣氛熱烈。

——中國文化報


唐妍將舞臺拓展到了觀眾席,在表演中與觀眾互動。當劇中伐木的電鋸聲此起彼伏之時,唐妍走向觀眾席捂住觀眾的耳朵,與觀眾面對面的說出臺詞,讓人立刻與她一起集中于劇情,仿佛與她共命運般的身臨其境。尤為可貴的是,盡管一個演員承擔著這樣多的角色,唐妍卻分毫不亂,每個角色都演繹地惟妙惟肖,角色轉換流暢自然,博得現(xiàn)場陣陣掌聲。

——中新社


該劇舞臺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整個舞臺以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色作為主基調(diào),立體的舞臺就像是一片經(jīng)歷風霜卻又生機勃勃的樹葉。

——人民網(wǎng)


《木又寸》用獨角戲的戲劇樣式向孩子去講一棵樹的生命歷程,從而折射整個自然環(huán)境甚至人類生存狀態(tài)并有一些哲學意味。中國文化需要這樣的挑戰(zhàn),中國兒藝也有這個責任和使命培養(yǎng)孩子更多的欣賞趣味。

——中國藝術報


《木又寸》無論是劇名還是內(nèi)涵都有些特別。它由中國兒藝副院長、著名編劇馮俐執(zhí)筆,講述的是一棵銀杏樹的成長和它生命中所經(jīng)歷的喜怒哀樂。

——北京日報


《木又寸》用豐富的藝術手段呈現(xiàn)了一個大自然里的動人故事,這部從銀杏樹視角闡釋生命百態(tài)的兒童劇,旨在和觀眾們共同分享成長的經(jīng)驗,探索生命的去處和出路,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愛與真情。

——北京晨報


這是中國兒藝首次將獨角戲搬上舞臺,劇院嘗試將兒童劇演出劇目按年齡分級,《木又寸》建議6歲以上兒童觀看,相信走進劇場的大小朋友們一定會被這株小銀杏樹所吸引。

——京華時報


老戲骨劉曉明在表演之外,更是亮出自己的音樂才華,全程配合唐妍的表演演奏5件樂器。劉曉明表示自己甘當綠葉,全力配好戲,一心為藝術,這也體現(xiàn)出優(yōu)秀藝術家可貴的藝術胸襟與情懷。

——新浪娛樂

劇情簡介:

一棵森林里的銀杏樹,因為美麗而被移植到了城市。告別山鷹和樹伙伴,一路上它認識了柳樹大姐、楊樹兄弟、小貓一家和知了,認識了火車、街道、餐廳和公園,經(jīng)歷了拍電影、拆遷、停電……在人的世界里經(jīng)歷著樹的全新命運。

這是一棵小銀杏樹的故事。它只有90歲,按照銀杏能活上千年的樹齡,它還只是個小樹朋友。

為什么要叫“木、又、寸”呢?因為它在故事里不斷地經(jīng)歷著分離:與家鄉(xiāng)分離、與伙伴分離、與朋友分離、與自己分離。隨著它的每一次遷徙,在種種分離、相識和重逢中,我們會了解一棵樹的生命感受。之后,或許我們會發(fā)現(xiàn),似乎熟悉的身邊世界跟曾經(jīng)認識的有所不同……


演出時間:

1月23、30日10:00

1月24、31日 10:00 19:15

演出地點:假日經(jīng)典小劇場

適合年齡:5歲以上

演出時長:80分鐘左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