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至24日,應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xié)會(以下簡稱ASSITEJ)巴基斯坦中心的邀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ASSITEJ中國中心主席馮俐代表ASSITEJ中國中心參加了由ASSITEJ巴基斯坦中心主辦的2022年度ASSITEJ亞洲線上會議。一同參會的還有來自ASSITEJ巴基斯坦、日本、韓國、印度、約旦、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中心的13位代表,大家共同探討了亞洲各國以及亞洲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交流合作現(xiàn)狀及未來。
兩次會議圍繞四個議題進行線上討論,分別是:疫情下的現(xiàn)狀及未來、青少年兒童戲劇區(qū)域性合作、戲劇節(jié)現(xiàn)狀及未來和亞洲各國交流合作。
疫情之下,探索兒童戲劇新發(fā)展
各國代表普遍表示,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兒童戲劇行業(yè)遭受了重創(chuàng)、摸索和重啟三個階段,逐漸適應與疫情共存,并在疫情中探索挖掘出新的渠道。但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政府對于兒童劇行業(yè)的支持力度也不盡相同,因此造成各國兒童戲劇行業(yè)目前的恢復狀況也參差不齊。
巴基斯坦代表認為,兩年來,由于本國政府的嚴格管控,很多劇場臨時歇業(yè)甚至倒閉,但更多的從業(yè)者都沒有放棄,努力嘗試線上活動,并與學校合作開展項目,希望不久之后可以恢復線下演出。
日本和印度代表均表示,由于政府不重視對于兒童戲劇行業(yè)的支持,導致整個行業(yè)發(fā)展困難,劇場等藝術機構經(jīng)營不善,但大家仍然在艱難中堅持舉辦線下活動。
馮俐院長表示,當前中國疫情存在多變性和不確定性,2021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取消了166場演出,今年,截至目前已經(jīng)取消了70多場。我們嘗試了線上免費直播演出的形式,獲得很大成功,最多的一次演出直播點擊率破百萬人次。此外,我們也成功挖掘和制作了一系列線上欄目,用音頻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家就可以收聽兒童劇,讓更多在此之前沒有條件走進劇場的孩子在家就可以享受兒童劇。
馮俐院長認為,疫情給兒童戲劇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多挑戰(zhàn),也給兒童戲劇從業(yè)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我們應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利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輻射各地更多的兒童觀眾,探索更多演出形式,從而實現(xiàn)兒童戲劇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吸引觀眾,打開兒童劇演出新思路
韓國代表表示,由于疫情影響,韓國的兒童劇行業(yè)流失了很多觀眾,他們盡力說服政府加強對兒童劇的支持,并成功取得了專門針對兒童劇行業(yè)的基金資助;同時,吸引成人劇院加入青少年兒童戲劇事業(yè),并與各地政府合作舉辦兒童戲劇節(jié)。
澳大利亞代表提到,找回流失的觀眾很重要,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疫情一方面影響了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發(fā)展,另一方面,疫情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和兒童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作用,呼吁各國政府和兒童戲劇工作者能夠更多地關心孩子們的身心發(fā)展。
馮俐院長表示,中國政府很支持兒童戲劇的發(fā)展,因此在中國,兒童劇觀眾流失的現(xiàn)象并不明顯,大小觀眾的熱情只增不減。作為國家級劇院和ASSITEJ中國中心的主要成員,去年我院主辦了第十屆“中國兒童戲劇節(jié)”,邀請了近40部來自多家中國中心會員單位的兒童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演出方式,為孩子們送去藝術的享受與節(jié)日的歡樂。
展望未來,加強兒童戲劇區(qū)域性合作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代表均認為,亞洲與大洋洲國家,都擁有著眾多的民族,在交流與合作方面存在多種可能性,希望能夠有更多來自亞洲國家的作品到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進行演出交流。
馮俐院長贊同他們的觀點,她表示,需要讓世界更多國家對亞洲的文化和藝術有所了解,推動亞洲與各國的跨區(qū)域合作。亞洲國家是一個大家庭,亞洲各國也需要進行積極的互動與交流。
馮俐院長表示,去年,中日韓三國交流密切,積累了很多合作經(jīng)驗;今年,在第七屆金磚國家文化部長會議的背景下,ASSITEJ中國中心將與金磚各國代表共同簽署《2022-2026年金磚國家青少年兒童戲劇聯(lián)盟合作意向書》。她提出兩個設想:一是在明年的第十二屆“中國兒童戲劇節(jié)”期間,開設國際兒童戲劇線上展演板塊;二是希望推動出版各國兒童戲劇劇本集,并形成常態(tài)化成果。各方對馮俐院長的提議表示贊同和支持。
此次會議有效促進了中國與亞洲各國的彼此借鑒與合作,對提升中國在亞洲地區(qū),以及世界范圍內的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利用好ASSITEJ平臺,在國際交流中,更好地推廣和弘揚中國文化,傳播好中國聲音,為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作出貢獻。
文字、圖片供稿:合作發(fā)展部 孔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