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國慶節(jié),中國兒童藝術(shù)劇院國慶節(jié)期間獻上2臺劇目21場演出并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祝福祖國,《火光中的繁星》于9月28日至10月16日在中國兒童劇場連演15場,《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于9月28日首演,10月2日至7日在假日經(jīng)典小劇場連演6場。
《火光中的繁星》演出劇照
音樂劇《火光中的繁星》是中國兒藝今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創(chuàng)作的劇目,講述的是淞滬會戰(zhàn)時期,日軍的轟炸令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一群經(jīng)歷不同、卻都失去父母的孩子,在進步青年林睦的幫助下,彼此給予溫暖。一張《義勇軍進行曲》的譜子,激勵他們堅強地站起來。
中國兒童藝術(shù)劇院院長尹曉東表示:“這是一部獻給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兒童劇。排演這部劇,是讓今天的孩子了解中華民族有過這樣一段苦難歲月,有過這樣一群在抵御侵略的戰(zhàn)火中相互溫暖、能夠勇敢站起來的孩子。少年強則國強,今日之少年,即未來之主人翁。這部劇既是對抗戰(zhàn)年代的紀念,也是對百年來中華民族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熱情謳歌?!?/span>
無論舞美燈光、服裝造型還是音樂歌舞,《火光中的繁星》都有著不同于一般兒童劇的磅礴氣勢,尤其是舞臺效果輝煌大氣,宛如一部電影大片。開場時,演員們集體從觀眾席中激情飽滿地高歌走出,令全場觀眾為之震撼。
《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演出劇照
28日上午,中國兒藝首部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在假日經(jīng)典小劇場首演,孩子們和家長在一個夢幻的舞臺上,跟隨著“蝶兒”的旅程,逐漸了解媽媽的含義,感受愛的溫暖,體會生命的力量。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牽絆不會因時間而衰減,亦不會因空間而阻隔。該劇劇本已榮獲“文化和旅游部劇本扶持工程入選劇目”。
作為一部向低幼兒童傾斜、同時讓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都能有不同感悟的作品,《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為走進劇場的觀眾營造一種童心般夢幻、自然般舒適的氛圍。隨著輕靈的音樂緩緩響起,多彩的“蝴蝶”從樹葉間飛出,與觀眾嬉戲,故事也從這里開始。作為一部“音樂劇”,溫暖的音樂始終環(huán)繞左右,弦樂的鋪陳和大調(diào)的應(yīng)用讓音樂猶如明媚的陽光,帶著溫度進入觀眾的內(nèi)心;跳躍的音效和撥弦的加入,又為整部劇增添了幽默與童趣。在燈光和多媒體的配合下,葉脈上的熒光閃閃發(fā)光,每一段多媒體的畫面都讓場景變得更加逼真,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國慶節(jié)期間,中國兒藝舉辦豐富的活動與孩子們共度國慶。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兒藝特別拍攝制作了《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傳片,內(nèi)容圍繞中國兒藝參演2019年國家藝術(shù)院團演出季劇目和近期迎國慶演出劇目,從中國兒藝“一切為了孩子”的初心和使命出發(fā),從臺前到幕后、從老藝術(shù)家到青年人才、從演員到小小代言人、從首都北京到邊疆重鎮(zhèn),從國內(nèi)到國際進行展示。中國兒藝版《我和我的祖國》視頻以溫馨、簡約的風(fēng)格,精彩展現(xiàn)了中國兒藝人的精神面貌、藝術(shù)水準,表達了中國兒藝人“讓全中國每一個孩子都能看到兒童劇”的不懈追求!
中國兒藝還舉辦了“我和祖國共成長”系列活動,系列活動一是在中國兒藝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起國慶節(jié)會員活動,向網(wǎng)友征集表白祖國的一句話。系列活動二為中國兒童藝術(shù)劇院聯(lián)合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好劇+好書”主題創(chuàng)作推廣活動,中國兒藝官微征集15個家庭來中國兒童劇場觀看《火光中的繁星》,同時贈送《紅色油紙傘》《我的祖國》《共和國70年兒童文學(xué)短篇精選集》等紅色主題書籍,讓更多孩子全方位了解偉大祖國的發(fā)展歷程。系列活動三是在中國兒童劇場開展劇目場景拍照互動體驗活動,觀眾在劇場前廳的智能拍照設(shè)備前一鍵拍照即可“穿越”劇中場景留下的美好回憶。(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麗萍)
[ 責(zé)編:孔繁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