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教育電視臺聯(lián)合主辦,東城區(qū)文化和旅游局、東城區(qū)教育委員會協(xié)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校園戲劇系列活動暨2019青少年戲劇教育成果展演”將于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4日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舉行。
自2017年首次創(chuàng)辦以來,“青少年戲劇教育成果展演”逐漸成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踐行“深入生活、扎根校園”推廣校園戲劇教育的藝術文化品牌活動。據悉,2019展演活動所有參演劇目均圍繞愛國主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展開創(chuàng)排。今年除部分劇目為邀請外,大部分劇目是由各院校自主報名,經相關專家選拔后進入到本次展演中,該舉措進一步拓寬了展演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本次展演還將邀請來自河北和天津的師生來到現(xiàn)場觀摩演出,進一步打造校園戲劇的“京津冀”一體化,同時用實際行動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通過閱讀紅色經典書籍、排演原創(chuàng)愛國主義經典劇目,將“紅色”變成青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底色。為此,今年年初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推薦了適合高年齡段學生閱讀的紅色讀物《鐵道游擊隊》《野火春風斗古城》《林海雪原》等,以及適合低年齡段學生閱讀的連環(huán)畫讀物《長征》《小兵張嘎》等,還有適合幼兒園小朋友閱讀的繪本故事,同時還有《千字文》《百家姓》等蘊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書籍。主辦方將這些書籍通過免費贈予的方式,發(fā)放到13所常年開展戲劇教育活動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中,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大力推動校園“紅色閱讀”,普及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不僅如此,中國兒藝利用自身資源優(yōu)勢,將《長征》《將軍胡同》《董存瑞》等書籍改編成《小紅軍》《將軍胡同》《董存瑞》三部兒童劇,并根據央視《孝心少年》節(jié)目素材,原創(chuàng)出反映當代少年孝心品質的《我的二十斤》戲劇作品,并成立由專業(yè)主創(chuàng)人員組成的創(chuàng)作及制作隊伍,進駐校園,為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小學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北京市東城區(qū)革新里小學、北京市東城區(qū)黑芝麻小學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和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的學生進行制作排演。四部校園戲劇作品其題材涉及長征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及當代社會,以此回顧歷史,立足當下,面向未來。通過舞臺作品,幫助更多孩子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背景,體會新中國的成立的艱難困苦,充分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并通過戲劇的形式展現(xiàn)當代少年兒童的風采。
為了給更多有志于發(fā)展校園戲劇的院校提供可展示的平臺,今年除繼續(xù)免費提供中國兒藝大、小兩個劇場外,還在北京市東城區(qū)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下,將風尚劇場納入展演演出場地。30臺劇目,28場演出,29所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及少年宮近千名師生將在三個劇場精彩綻放,無論參演院校數量還是參演人數,參與的群體,較以往均有很大突破。為保證更多觀眾的觀演需求,中國教育電視臺還將通過其強大的傳播平臺,以網絡直播和后期錄播的形式將展演活動中的演出劇目在網絡平臺及電視媒體上播出,極大地拓寬了本次活動的觀賞途徑及影響力。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戲劇教育作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逐漸被更多的學校所認可,學校在開展戲劇教育的過程中也充分感受到它獨特的教育功能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帶來的重要影響。今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同時也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七十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主辦方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戲劇教育的主題,在全年的戲劇教育工作及活動中進行貫穿,并將常年延續(xù)下去,將愛國主義精神植根于少年兒童心中。相信在此次展演活動的帶動下,紅色將成為更多青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底色,真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教育目標,那就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楊雅